在当下的加密行业和传统互联网领域,如果你关注人工智能(AI)的发展,那么现在是时候认真审视这个行业的未来了。本文内容较长,如果你没有耐心,建议你现在离开。
我在这篇文章中并不是为了传播怀疑或批评,而是对我们所处的现状及其可能导致的未来结局进行冷静的评估。我相信,当前的人工智能热潮,尤其是生成式AI的热潮(正如我之前所指出的),不可持续,最终将崩溃。我担心这种崩溃可能会对大型科技公司造成毁灭性打击,严重破坏创业生态系统,并进一步削弱公众对科技行业的信任。
我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局势正在迅速变化,多个AI“末日的预兆”已经出现:OpenAI(匆忙)推出的“o1(代号:草莓)”模型被称为“一场大而愚蠢的魔术”(虚假幻想);传闻OpenAI未来模型(及其他地方)将涨价;Scale AI裁员;以及OpenAI领导层的离职。这些都是事情开始崩溃的迹象。
因此,我认为有必要解释当前局势的危机,以及为何我们陷入了幻想破灭的阶段。我想表达对这场运动脆弱性的担忧,以及我们到达这一点的过程中,过度执迷和缺乏方向感。我希望有些人能够做得更好。
此外——也许这是我之前没有充分关注的一点——我想强调AI泡沫破裂可能带来的人类代价。无论是微软和谷歌(以及其他大型生成式AI支持者)逐渐放缓投资,还是通过削弱公司资源来维持OpenAI和Anthropic(以及他们自己的生成式AI项目),我相信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我担心,成千上万的人将失去工作,科技行业的大部分将意识到,唯一能够永远增长的东西是癌症。
这篇文章不会有太多轻松的内容。我将为你描绘一幅阴暗的画面——不仅是针对那些大型AI玩家,也是针对整个科技行业及其员工——并告诉你为什么我认为这场混乱且具有破坏性的结局比你想象的来得更早。
生成式AI的生存挑战
目前,OpenAI——这个名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很快可能转为营利性质——正在以至少1500亿美元的估值进行新一轮融资,预计筹集至少65亿美元,可能高达70亿美元。这轮融资由Josh Kushner的Thrive Capital领投,传闻NVIDIA和苹果也可能参与。如我之前详细分析过的,OpenAI将不得不持续筹集前所未有的巨额资金,才能生存下去。
更糟糕的是,据彭博社报道,OpenAI还正尝试从银行以“循环信贷额度”的形式筹集50亿美元的债务,而循环信贷通常伴随更高的利率。
《The Information》也报道称,OpenAI正与MGX——一个背靠阿联酋、拥有1000亿美元资金的投资基金——进行谈判,寻求投资AI和半导体公司,可能还会从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筹集资金。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警告信号,因为没有人会自愿向阿联酋或沙特寻求资金。只有当你需要大量资金且不确定能从其他地方获得时,你才会选择向他们寻求帮助。
附注:正如CNBC所指出的,MGX的创始合作伙伴之一穆巴达拉(Mubadala)持有Anthropic大约5亿美元的股权,这些股权是从FTX破产资产中收购的。可以想象,亚马逊和谷歌对此利益冲突的态度如何!
正如我在7月底讨论的那样,OpenAI至少需要筹集30亿美元,甚至更可能是100亿美元,才能维持下去。它预计将在2024年亏损50亿美元,而这个数字可能会随着更复杂的模型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和训练数据而继续增加。Anthropic的CEO Dario Amodei预测,未来的模型可能需要高达1000亿美元的训练费用。
顺带一提,这里的“1500亿美元估值”指的是OpenAI为投资者定价公司股份的方式——尽管“股份”这个词在这里其实也有些模糊。例如,在一家普通公司中,以1500亿美元的估值投资15亿美元通常会获得公司“1%”的股份,然而在OpenAI的情况下,事情要复杂得多。
OpenAI今年早些时候曾试图以1000亿美元的估值进行融资,但一些投资者因价格过高而犹豫,部分原因是(引用《The Information》记者Kate Clark和Natasha Mascarenhas的说法)对生成式AI公司估值过高的担忧日益加剧。
为了完成这一轮融资,OpenAI可能会从非营利组织转变为营利性实体,但最令人困惑的部分是投资者实际上获得了什么。《The Information》的Kate Clark报道说,参与这一轮融资的投资者被告知(引用原话)“他们不会因为投资而获得传统的股权...相反,他们获得的是承诺公司利润分成的单位——一旦公司开始盈利,他们就能分到利润”。
尚不清楚转为营利性实体是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因为OpenAI那种奇怪的“非营利组织+营利部门”的公司结构意味着,作为2023年投资的一部分,微软有权获得OpenAI 75%的利润——尽管理论上,转变为营利性结构可能会包含股权。然而,投资OpenAI时你得到的是“利润分成单位”(PPU),而不是股权。正如Jack Raines在Sherwood中写道:“如果你拥有OpenAI的PPU,但公司从未盈利,而且你也无法将其卖给认为OpenAI最终会盈利的人,那么你的PPU就毫无价值。”
上周末,路透社发表了一篇报告称,任何1500亿美元的估值都将“依赖于”OpenAI是否能够重新调整其整个公司结构,并在此过程中解除对投资者利润的上限,该上限目前限制为原始投资额的100倍。这个利润上限是在2019年设立的,当时OpenAI表示,超出这一上限的任何利润都将“返还给非营利组织,以造福人类”。近年来,公司已经修改了这一规则,允许从2025年起,每年将利润上限提高20%。
鉴于OpenAI现有与微软的利润分享协议——更不用提其深陷的巨额亏损——任何回报在最好的情况下都是理论上的。冒着显得轻率的风险说一句,即使涨了500%,零再怎么增加,最终还是零。
路透社还补充道,任何转为营利性结构(从而使其估值高于最近的800亿美元)都会迫使OpenAI重新与现有投资者谈判,因为他们的股份将被稀释。
另据报道,《金融时报》指出,投资者必须“签署一份运营协议,该协议声明:‘应将对[OpenAI的营利子公司]的任何投资视为捐赠的精神’,并且OpenAI‘可能永远无法盈利’。”这样的条款确实非常疯狂,任何投资OpenAI的人如果因此遭遇糟糕的后果,都完全是自作自受,因为这是一次极其荒唐的投资。
实际上,投资者并没有获得OpenAI的一部分股权,或对OpenAI的任何控制权,而只是获得了一家每年亏损超过50亿美元、而且很可能在2025年亏损更多(如果它能撑到那时的话)公司未来利润的股份。
OpenAI的模型和产品——稍后我们会讨论它们的实用性——在运营上极其不盈利。《The Information》报道称,OpenAI将在2024年支付微软约40亿美元的费用来支持ChatGPT及其底层模型,而这已经是微软为其提供的每小时每GPU 1.30美元的折扣价,相比之下,其他客户的常规费用是每小时3.40美元到4美元。这意味着,如果没有与微软的深度合作,OpenAI每年在服务器上的支出可能高达6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如员工成本(每年15亿美元)等其他开销。而且,正如我之前讨论过的,训练成本目前为每年30亿美元,并且几乎肯定会继续增加。
尽管《The Information》在7月报道OpenAI的年收入为35亿至45亿美元,但《纽约时报》上周报道称,OpenAI的年收入“现已超过20亿美元”,这意味着年底的数据很可能接近该估算范围的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