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模块化区块链叙事兴起时,我们撰文提出了对数据可用性(Data Availability,简称DA)赛道的观点和预测。事实证明,模块化区块链的叙事已推动基础设施创新,增强了网络互操作性,并促进了生态系统内的更多合作与集成。各类Rollup即服务(RaaS)解决方案(如Altlayer、Caldera、Conduit、Gelato)不断涌现,使Rollup的部署和选择DA方案变得简单便捷。
在过去两年里,Celestia、EigenDA、Avail、NearDA等替代DA方案(Alt-DA)取得了显著发展,各自展现出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以太坊EIP-4844的上线,通过引入blobs替代calldata,大大降低了Rollup在以太坊原生DA层的使用成本。如今,开发者和项目方在选择数据可用性层时面临更多权衡。本文将追踪和分析现有的DA方案,深入探讨它们的性能成本、技术特点和市场表现,并提出对未来DA赛道发展的观点。
现有DA方案采用情况
以太坊原生DA链上解决方案被主流Layer 2方案(如Arbitrum、Optimism、Base、Starknet、zkSync、Scroll)广泛采用。Rollup通过使用以太坊作为DA层,数据会被以太坊全节点验证和存储,受益于以太坊的安全性、去中心化程度、协议升级的延续性及经济激励机制。综合型L2在以太坊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需要利用原生DA带来的正统性作为核心差异。
然而,将数据发布到以太坊主网伴随高昂成本,特别是在EIP-4844之前。为此,Celestia、EigenDA等多种链下Alt-DA解决方案出现,通过不同技术手段降低了数据存储和传输成本。
Celestia于2023年10月主网上线后,迅速成为DA赛道的龙头项目。其客户包括跨链桥、结算层方案、DeFi项目、游戏、排序器以及不限于以太坊生态的Layer 2解决方案,如Omnichain DEX协议Orderly、模块化L2 Manta Pacific、L3 Hokum和DEX Lyra及Aevo等。
EigenDA由EigenLabs开发,利用EigenLayer的再质押机制提供高效、安全、可扩展的DA服务,继承以太坊主网的安全性和庞大验证者网络。EigenDA于4月上线,客户包括以太坊L2 Swell、Celo、Mantle Network及多个其他AVS项目,如去中心化计算栈Versatus、Polymer、DEX协议DODO和Social L2的CyberConnect等。
原生DA(EIP-4844)和现有Alt-DA的权衡
以太坊原生DA
EIP-4844通过引入Blob这一新的数据结构,大幅降低了Rollup在以太坊上的数据存储成本。Blobs容量大,但只需临时存储,降低了长期存储需求,且Blob市场运行方式类似于EIP-1559,基于供需变化动态调整费用。尽管如此,以太坊区块空间的不确定性仍使得Rollup成本难以预估,特别是在网络拥堵时,导致费用飙升。
Celestia
作为模块化区块链的先锋,Celestia专注于提供DA层和共识层,将执行层分离以优化DA功能。其灵活的模块化设计允许开发者选择不同的执行环境,支持多种应用场景。Celestia采用DAS技术,通过二维RS纠删码编码对区块数据进行重新编码,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其命名空间Merkle树(NMTs)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和系统性能。Celestia基于Tendermint共识机制,通过质押TIA代币激励验证者,保障网络安全。Celestia的区块大小可根据网络中活跃轻节点数量动态调整,理论上无限提高吞吐量和可扩展性。目前数据显示,其数据吞吐量约为6.67 MB/s。
EigenDA
EigenDA通过再质押机制,利用以太坊的安全性提供DA服务。其工作流程包括生成Blob Data后进行数据分片,发布到EigenDA节点,验证并保障数据可用性。EigenDA选择了KZG承诺验证技术,不依赖共识协议和P2P传播,而是使用单播提高速度。EigenDA采用托管证明(Proof of Custody)方法确保节点存储数据的真实性。
未来展望
随着DA赛道的不断发展,原生DA和Alt-DA方案各自展现出独特优势。以太坊原生DA具备高安全性,但成本不稳定,而Celestia和EigenDA等Alt-DA方案则提供更具竞争力和稳定的成本结构。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DA赛道将迎来更多创新和发展机会。